循環案例

案例篩選
主題分類
  • 交通
  • 其它
  • 包裝/容器
  • 化學品
  • 塑膠
  • 家具/家電
  • 營建
  • 紡織
  • 設備
  • 資通訊
  • 農食與生物質
WHAT
  • 產品服務化
  • 系統性合作
  • 高價值循環
HOW
工業循環
  • 全部
  • 再使用
  • 分類/收集
  • 副產品資源化
  • 材料選擇
  • 產品設計
  • 維修
  • 翻新/再製造
  • 處理再生
  • 製程優化
生物循環
  • 全部
  • 全利用
  • 分類/收集
  • 多元種植/養殖
  • 生產優化
  • 資源化
  • 運銷管理

台灣原創天癒仿生科技農法系統

農食與生物質

地球上大量資源包含50% 可居住地、70% 淨水都用以支持農食品產業,大量耗用資源的農食生產系統正面臨無法永續的挑戰。

台灣土地資源有限,我們更應設法打造可再生的糧食生產系統,從農地到工廠,從市場到餐桌,做系統性的調整,改變產業文化與消費文化,創造農食循環新契機。

首先要減少食物浪費,以及農作物在生產、加工、運銷過程的浪費。這有賴企業與社群間的合作,將剩食、格外品做妥善運用,無法運用的部分以飼料化、肥料化、能源化等方式再作為養分。其次,將生產過程的副產品轉化為對環境友善、高值與創新的材料,創造農食系統更高的價值。

更應揮別以地力換取生產力的慣行農法,創造一個兼顧生產、生活、生態的農食循環系統。


給我空瓶罐換給您購物金,ECOCO讓回收變好玩

塑膠

聯合國指出全球塑膠垃圾僅9%被回收。如果我們不做出任何改變,2050 年海裡的塑膠會比魚多。

因應塑膠挑戰,各國無不思考如何改善回收方式,尋求新的再利用技術;但更重要的是從根本改變,從產品設計時就思考後端如何回收,對於難以循環的種類,採取限用或禁用的手段。

推動塑膠循環,需要政府與產業合作。除了法令規範,國內業者也開始從材料選擇著手,設計出有益循環的產品;推出創新的商業模式,提倡塑膠產品的減用或再使用,減少塑膠廢棄物;甚至打造創新的回收系統,讓回收與生活更緊密結合。

台灣已有優良的回收基礎與先進處理技術,加上許多社會創新想法,乘著全球循環經濟風潮,台灣有機會扮演全球塑膠循環領先者的角色。


襪鞋循環機制,終止鞋變成垃圾!

紡織

2015年,全球紡織品排放了12 億噸的溫室氣體,背後是層層供應鏈的製造活動。在跨國供應鏈分工下,平均每件衣物經過了 1,900 公里的路程才到消費者的手中。隨著快時尚的發展、中產階級成長帶來更多的衣物需求,讓紡織品的製造在 2000 年到 2015 年之間成長了 2 倍。

其實台灣紡織業在全球機能布料的領導地位,深具潛力將「台灣製造」的實力,投入在紡織品的循環再生上,打造出「台灣循環」的獨特價值。


何必「砍掉重練」,法國波爾多社會住宅用「翻新」創造多贏!

營建

營建產業是建構人類居住、安全與交通的重要大型工業,也是其他工業發展之必要基礎,其物料使用的量體約佔全球年使用物料之40%~50%。

由於營建產業為資源使用比例最高之產業,在循環經濟的推動浪潮下,正可趁勢鼓勵資源的效率使用、重複使用及加值再利用。最終朝向資源於產業中不斷循環的過程,創造以資源使用衍生之經濟效益替代資源消耗之經濟模式,達到永續產業、永續地球之目標。

台灣營建產業發展循環經濟有六大機會:
● 既有建築的延壽節能使用
● 新建築的再使用再利用設計
● 建立合理之營建循環評估制度
● 推動租賃模式的建材共享
● 以合作聯盟方式加值循環物料之品質
● 量化及目標管理營建產業的全資源循環度


共享電動機車智慧出行

交通

全球汽車業由於物聯網、車聯網與人工智慧的興起,正在快速轉變。同時,消費者對於「汽車即服務」的需求提高,以荷蘭為例,2015 年汽車只有1/3 是銷售給終端消費者。

私有車平均壽命為9.7 年,而租賃車由於使用率提高,降為6.2 年,創新需求使汽車生命週期越來越短,以往之回收價值甚低並造成環境汙染。汽車供應商需在設計生產、使用跟終止使用階段,發展更積極的循環策略,以回應高速改變的市場及新型態競爭者之創新能量,例如開發可回收、低環境衝擊的材料、易拆卸的設計、智慧系統、生命週期延長服務、再製造與可升級零組件、舊車回購、零件修復,及物料升級回收。更重要的是積極與供應鏈合作,共同走向更循環的經濟模式。


液晶面板高值全循環

資通訊

台灣製造業產值超過14兆億元,其中電子零組件業和化學原材料業占比超過4成,顯示出重要性。

隨著科技發展,化學品與副產品也越趨複雜,污染防治一直是政府與產業關注議題。而生產所需的原物料大多來自進口,隱含供應風險,應設法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並循環利用,循環經濟正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
首先透過廢棄物再利用,將製程副產品作為其他產業的原料;從源頭分流機制做起,降低廢棄物的組成複雜度,以利再利用。企業還能重新檢視製程,提升能資源效率;除了水、化學品的循環使用,也包含機臺設備再製造,藉此降低成本,提升競爭力,過程有賴跨領域間的合作。而企業的獲利方式需有根本上的轉變,從提供產品到提供服務,建立更緊密的顧客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