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和企業的大宗採購,扮演著拉動循環經濟市場的重要力量,特別是政府每年超過一兆元以上的採購預算。
循環台灣基金會從 2018 年起即投入循環採購的研究,先推出《循環採購前期研究》報告,並持續向公部門倡議運用重大預算以落實「循環採購」,倡議議題涵蓋「班班有冷氣」、「生生用平板」以及「社宅導入循環經濟」等。
環境部推出《循環採購指南-公部門採購產品服務化》,後續將由政府與學校等公部門率先投入「以使用權取代買斷產品」的採購,激發廠商導入更多生態化設計及循環服務。基金會一路上參與《循環採購指南》的制定,在環境部舉辦的教育訓練上分享歐盟、荷蘭等國家的做法和效益,希望帶動公部門和企業展開循環採購的合作。
環境部於2024年發布服飾紡織品循環採購指引,鼓勵政府機關、公民營企業,在訂定制服、工作服、襯衫、褲、裙…等服飾紡織品時,採用易循環的設計。
同時,基金會利用汰換筆電的時機展開實際行動,以採購筆電服務(包括使用權、維修、收回等服務)取代了過往買斷筆電產品的方式。藉由親自執行循環採購,基金會更了解採購流程中採購方和提供方需要考量的環節,累積更多擬定服務規格和評估效益的經驗。為擴大影響力,基金會也扮演著串接資訊的平台,透過舉辦「筆電服務化採購說明會」將服務化方案介紹給更多 NGOs 和企業夥伴,讓私部門也能夠善用企業/組織的採購預算,支持已經推出服務化方案的企業們。
相較於公部門,私部門在採購流程上更具靈活性,更有機會調整採購思維和做法。如果私部門能夠率先支持「循環採購」,將能擴大市場需求,促使更多企業投入商業模式和產品的重新設計,讓市場端有更多符合循環經濟原則的產品和服務,進而加速公部門採納循環採購。
創造採購方、廠商的雙贏
循環採購創造明確的市場需求,能鼓勵更多企業落實資源循環的作法,帶來提升能資源使用效率、激勵產業創新,帶動在地就業等多重效益。
採購方:專注在滿足需求的最好方式
不同於傳統採購直接列出規格來選擇相符產品的作法,採購方會先重新思考與定義「需求」,再透過採購方與供應方之間的討論來集思廣益什麼樣「功能」的服務或產品,可以最好地來滿足需求。在循環採購的模式下,通常廠商會負責維修、收回使用後的產品,採購方只需使用就好,不須花費人力在維護上。
廠商:超前部屬創新機會
藉由和採購方討論的過程,廠商能更好的掌握市場需求,鑑別導入創新的機會和優先性,領先展開供應鏈的布局,促成資源循環的網絡,因而提升企業的韌性,開拓新的獲利機會。
而採購方和廠商的討論,會不斷激發更多可促進能資源達成封閉循環的作法。因此,透過循環採購能更全面地考量到服務、產品或工程在整個生命週期中的環境影響,減少「整體擁有成本」。例如整合IoT物聯網技術、易於維修拆解的空調設備,能減少用電,以及後續維修處理的費用。
創新採購流程,跳脫「供給端導向」的採購模式
有別於傳統採購,採購方只能被動地挑選在市場上的既有選擇。循環採購有機會激發廠商提出更低碳循環的作法。
在「循環採購」的流程裡,採購方必須先重新思考與定義「需求」,以提供廠商明確的方向,能持續地創新和優化服務或產品在功能面和環境面的表現。長期下來,能帶動產業創新,以更少的資源提供更好、更低環境衝擊的服務。
以政府在 2022 年的「生生用平板」採購案來舉例,如採用創新的採購流程,能透過四大步驟打開採購部門和業者對話合作的機會:
1. 先擬定「需求方案說明書」(Request For Proposal):說明「生生用平板」是「採購服務而不買斷」的服務型採購模式,整理出和需求、預算編列相關的資訊,例如服務對象、預算規模、採購年限、外部成本等面向。
2. 邀請廠商提出計畫(Submit Proposal):邀請國內外資通業者,不論是平板品牌商、製造商、系統整合商、服務維修業者,甚至是金融、租賃等業者,針對需求說明提供計畫。
3. 廣泛地和提案業者討論:一一邀請提案業者針對使用情境討論和對話,溝通使用平板過程中的需求,討論滿足需求可能的方式,政府和業者合作,一起激盪創新做法。
4. 訂出招標準則:政府再依據和業者討論的內容,設計出能鼓勵業者提供優質「服務化」商業模式的採購規格和招標準則,最後才進行採購案的招標。
如何加速政府推動循環採購
目前台灣政府部門已推出幾項具創新性的循環採購作法,例如環保署的環保夜市政策,補助攤商以租賃方式使用油煙防制設備,鼓勵服務化商業模式;桃園市社會住宅的空調設備以服務案來採購;國營企業台糖沙崙循環住宅內的電梯、燈具、衛浴、廚餘設備等多項採購也是使用服務模式。
政府能否透過採購力量有效帶動產業發展循環經濟,有三大機會需要把握:
- 在綠色採購的框架上融入循環經濟原則;並擴充綠色採購的項目範圍,除了財物類產品外,更涵蓋工程、服務等範疇。
- 釐清採購法是否有利於導入循環經濟原則,包含在採購流程能夠考量到全生命週期評估和整體擁有成本的概念。
- 制訂能利於循環採購發展的財會稅制度,包含
1) 對循環採購友善的會計制度,讓廠商能把原物料資產化、外部成本最小化的效益反映在會計報表上。讓材料從「成本的花費」變為「資產的累積」;同時,也鼓勵廠商將減少廢棄物、污染、溫室氣體排放的環境效益做具體的量化。
2) 綠色金融,給予投入循環經濟的企業融資獎勵。
3) 綠色財稅,提供投入循環經濟的企業租稅誘因。
如此,逐步推動廠商建立起新的商業模式和低碳循環的產業價值鏈。
參考資料
- European Union (2017). Public Procurement for A Circular Economy-Good Practice and Guidance.
- 循環台灣基金會(2019).《循環採購前期研究》
- 環境部,循環採購以租代買 邁向永續消費新時代,2022年12月12日
更新日期:2024年1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