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循環經濟行動計畫」(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) 是 2015 年由歐盟執委會 (European Commission) 推出為促進資源在境內循環的策略。2020 年歐盟因應前一年發布的「歐盟綠色新政」(European Green Deal) 更新了此策略,提出「新循環經濟行動計畫」(new 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) ,促成更潔淨、更有競爭力的歐盟。
「新循環經濟行動計畫」的主要目的為促進永續產品設計、賦權給消費者和公共採購者、以及推動生產過程的循環度。2022年3月30日歐盟則先針對以下三大部分進行更新:永續產品 (sustainable product)、消費者賦權 (consumer enpowerment)、及歐盟將對 7 個具循環潛力的部門做哪些政策規劃。
此部分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往後進入歐盟市場的商品,必須:
- 採用盡可能延長使用壽命的設計;
- 更容易被再利用、維修、回收;
- 包含循環材料;
- 限制一次性使用或計畫性汰舊的產品,也會對銷毀未銷出的耐用品的行為進行限制。
歐盟過去已分別在 2009 年和 2017 訂定「生態化設計指令」(Ecodesign Directive) 和「能源標籤法規」(Energy Labelling Regulation),用以規範各產業部門下的產品設計。為此,歐盟在此次更新中推出兩份文件:
- 「永續產品的生態化設計」法規草案 (Proposal for 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),此內容將比既有的生態化設計的架構納入範圍更廣的產品項,同時要求產品必須符合更多範疇;
- 另一份則是說明既有法規未來將有哪些重點工作的「2022-2024 年生態化設計和能源標籤的工作計劃」(Ecodesign and Energy Labelling Working Plan 2022-2024)。
為確保上述的政策目標能被衡量、追蹤,歐盟也將推出「數位產品護照」(Digital Product passport),所有被涵蓋在法規內的產品都必須被賦予電子化資訊,並在價值鏈的每個環節被記錄、修改。目前提出的「永續產品的生態化設計」法規草案對於數位產品護照僅提供了一般性和技術性的要求,針對特定產品的要求則有待相關政府機關進行委任立法 (secondary/delegated legislation)。
此部分的目的是強化既有的消費者權利,確保消費者擁有足夠的可維修性、耐用性的資訊,好讓他們做出有利於環境永續的消費選擇,並且防止企業進行「漂綠」(greenwashing)。
歐盟預計針對既有的「消費者權利指令」(Consumer Rights Directive) 進行修正 (amend),並於 2022 年 3 月底的更新中提出修正草案。
此部分歐盟辨識出境內使用最多資源、且有相當循環潛力的產業部門,闡述各部門預計規劃擬定的策略,和調整的指令或法規。
1. 電子產品與ICT
- 目的:增強廢棄物的蒐集和處理
- 預計提出:「循環電子產品倡議」(Circular Electronics Initiative)
- 相關資料:Circular Electronics Initiative (進行中)
2. 電池與汽車
- 目的:增強電池的永續性、及驅動電池的循環潛力
- 預計提出:新的法規架構
- 相關資料:尚無明確策略或政策
3.包裝
- 目的:讓流通在歐盟市場中的產品,減少(過度)包裝
- 預計提出:新的強制要求
- 相關資料:尚無明確策略或政策
4. 塑膠
- 目的:對可回收成分的新強制性要求,同時特別關注微塑料 (microplastics) 、及生物基底和可生物降解塑料
- 預計提出:新的強制要求
- 相關資料:European Strategy for Plastics in a Circular Economy (已於2018年訂定)
5. 紡織
- 目的:加強該部門的競爭力和創新,促進歐盟紡織品的再利用市場
- 預計提出:新的對紡織部門的策略
- 相關資料:
6. 營建
- 目的:推動以循環為原則的建築
- 相關提出:全面性的永續建築環境的策略 (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for a Sustainably Built Environment)
- 參考資料:
7. 糧食
- 目的:推動餐飲服務以可再使用產品替代一次性包裝、餐具、刀具
- 預計提出:新的立法倡議
- 相關資料:尚無明確策略或政策